幻灯四
幻灯三
幻灯二
幻灯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商务投资 > 企业服务 >
东莞成“人才争夺战”的积极参与者 为创新资源

东莞阳光网6月15日讯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才篇”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论断。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统揽广东一切工作的总纲,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人力资源工作的科学指南。”6月12日,市人力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接受采访时表示,就业与人才是人力资源部门最重要的两大业务。做好做实这两大业务工作关系到个人、家庭与国家的发展、稳定与幸福,也是在切实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

司琪表示,站在新时代改革发展方位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市人力资源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重点领域,实施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全球化人才引进培养体系,研究起草了“技能人才之都”政策意见,构建和谐善治劳动关系,努力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人力资源工作的支撑与力量。

1 谈就业 全市每年就业人口稳超500万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是每一个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的slogan(口号)。何为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就业关系着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东莞作为珠三角的经济大市,同时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就业大市。

司琪表示,作为民生部门,市人力资源局始终把就业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好落实,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我市就业局势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保持8万人以上的规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保持在全省较低水平。全市用工规模保持在500万以上,90%以上为异地务工人员,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在1.2左右,为劳动者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开放包容的东莞,始终向全国各地的就业者敞开大门。

在保持比较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95%以上,企业用工管理更加规范,薪酬水平稳步上升,2017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6%。

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司琪介绍,围绕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工作,我市人力资源部门一方面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各项就业政策补贴2.84亿元,惠及30.12万人次。

一方面搭建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就业服务网络与就业用工对接平台,将推荐就业、申领补贴等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每年就业用工对接平台为劳动者提供超过15万个的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困难人员两类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实现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9%,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鼓励企业设立“村民车间”安置就业,目前,全市514个“村民车间”,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达8000人。

2 谈人才 招引培育扶持政策更加立体化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是创新的底蕴,决定发展的质量。司琪指出,近年来,我市人力资源部门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为我市创新驱动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在招才方面,市人力资源局围绕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等需求,面向海内外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先期给予100万至200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后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再给予100万至300万元奖励。经过几年积累,全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达到70人,形成近240个专利成果,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69亿元。

为了增加招才的弹性与吸引力,市人力资源局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施柔性引进海外专家奖励政策,重点引进具有技术专长和国际一流应用技术外籍人才,以及长期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籍人才,通过项目合作、聘用服务、技术开发等方式灵活为莞企服务。

另外,为了让招才有抓手,市人力资源局还打造了高层次合作人才周、名企名校行、“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校企合作洽谈会等一系列招才引智平台。

在育才方面,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扶持资助企业在莞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或科研工作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目前,我市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个,分站1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3个,共计6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建站规模居全省第四位。实施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努力培养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未来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

在扶才方面,市人力资源局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大型骨干企业等成长型企业和重点平台,给予引进人才资助,按本科、研究生、博士或职称层次分别给予6000元、1万元以及2万元,“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翻倍执行。

对话

东莞早已成为“抢人大战”的积极参与者

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各自的人才政策,作为东莞人力资源部门的一把手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司琪:我们注意到,媒体报道多地上演人才争夺战。“抢人”大战的背后,折射出区域和城市竞争日趋白日化。事实上,东莞早已成为这场“抢人”大战的积极参与者。

当前,东莞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大机遇,拥有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两大核心平台,依托首个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建设中子科学城,将为创新资源和人才聚集提供广阔的空间。

记者:人才争夺战加剧,东莞将如何应对?

司琪:未来的人才工作,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将着眼于存量和增量两个因子,争创人才工作新优势。

存量方面,东莞拥有500多万年轻的劳动力,我们要通过“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增量方面,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我们将创新系列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比如:我们将实施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根据新引进人才职称、学历以及纳税额度等情况,给予相应补贴资助;实行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根据人才对我市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贡献给予相应奖励;优化调整人才入户政策。在取消积分入户、实施“双五”入户政策基础上,修订条件准入人才入户办法,突出技术技能导向,吸引人才扎根发展。